新聞熱線:13687906088 報料郵箱:1020649917@qq.com
他參加了平津戰役、渡江戰役和西南剿匪戰役??姑涝?,他的大腿根部被子彈擊穿,鮮血直流,依舊奮力向敵人扔出了兩顆手榴彈,然后倒向了身后的戰壕。他拿出自己準備過九十大壽的兩萬元積蓄,為村里修了一條長約三百米、寬一米左右的便民道路。他就是撫州市臨川區高坪鎮抗美援朝老兵鄒賢生。
10月25日,是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2周年紀念日。為深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和中華傳統美德,激發廣大干部群眾愛國主義情懷,進一步傳承紅色基因,記者隨臨川區退役軍人事務局黨組書記、局長張鷹一起,來到臨川區高坪鎮渣溪村走訪看望95歲高齡的抗美援朝老兵鄒賢生,并認真傾聽老兵講述紅色故事。
鄒賢生,1928年12月17日出生于江西撫州市臨川區高坪鎮渣溪村渣溪組69號。家里有三個兄弟五個姐妹,自己排行老大。1948年10月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0軍148師443團。之后,鄒賢生參加了1948年11月29日至1949年1月31日的平津戰役。1949年5月中旬,他再次參加了解放軍第四野戰軍的渡江戰役(九江至武漢段),跟著戰友一起橫渡長江,擊潰了國民黨的長江防線。1949年11月新中國成立之初,我國西南地區土匪猖獗,鄒賢生又隨部隊參加了西南剿匪戰役,并獲得部隊頒發的“解放西南勝利紀念章”。
1950年10月25日,鄒賢生任通訊排班長,隨部隊開過鴨綠江,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。在朝鮮戰爭中,令鄒賢生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在貓頭山的一次戰斗,那次戰斗中,鄒賢生負責守衛著部隊的高地,自己子彈打光了,只剩兩顆手榴彈時,敵人突然沖了上來,并朝他迎面開槍,鄒賢生的大腿根部被子彈擊穿,鮮血直流,依舊奮力向敵人扔出了兩顆手榴彈,然后倒向了身后的戰壕。隨后,他被戰友們冒死救回營地。幾次戰斗下來,鄒賢生手部、腿部留下了不少傷疤。1951年,鄒賢生隨大部隊打到了漢城(今首爾),他榮立三等功,被提拔為警衛排排長。
1953年7月朝鮮戰爭結束,鄒賢生回國,1955年他退伍返鄉后,當了一年的農村合作社社長,帶領村民搞起了熱火朝天的大生產運動。1956年,鄒賢生認識了現在的妻子羅國香并結為連理。昔日的榮光,他從未提起,昔日的戰友,他時常懷念。
鄒賢生與妻子羅國香共育有兩兒一女?,F已九十多歲高齡的他,兒孫滿堂。退休之后每月養老金四千多,但是,鮐背之年的他依然不忘回報桑梓。2019年,他拿出自己準備過九十大壽的兩萬元積蓄,為村里修了一條長約三百米、寬一米左右的便民道路,方便村民出行,鄒賢生此舉受到鄉親們的交口稱贊。
“家鄉是生我養我的地方,無論我走到哪里,家鄉的山水家鄉的人,永遠是我心里的牽掛!”鄒賢生說。
故事講完了,但是,老人的故事還在繼續……(黃多亮)